[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料物料混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验室用高速混合机。
[0002]高速混合机主要是用来将多种物料配合成均匀的混合物,这中间还包括:粉状、粒状、液体等。目前,高速混合机的种类非常之多,混合机理也不完全一样,高速混合机的混合质量与许多因素相关,搅拌系统对混合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实验室领域,经常需要将多种有毒液体、腐蚀性液体进行混合。物料在高速运动过程中,颗粒之间摩擦热很大,导致物料温度迅速上升。磁力搅拌器采用推进式叶片,通过增加物料的上下流动,进行热量交换,不仅保证搅拌过程均匀、平稳且操作方便。同时,磁力搅拌器能调节物料温度,使生产材料的性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此外,磁力搅拌子本身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耐绝缘、高润滑、不粘附的特点,使其对腐蚀性液体搅拌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实验室用高速混合机,它具有能调节系统内部物料温度、混合过程均匀、平稳、操作便捷等特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室用高速混合机,由动力系统、搅拌系统和出料装置组成,其特征是,所述搅拌系统由导流板、磁力搅拌子、旋转磁场发生器组成,所述动力系统由电动机、气缸构成,所述出料装置由本体和出料口构成,所述导流板安装于锅体上部,所述磁力搅拌子安装在锅体下部,所述磁场发生器设置于锅体外部,与所述磁力搅拌子相连接,所述搅拌子由三个叶片组成,相邻叶片之间的夹角为120°,出料装置中出料口保证物料的顺利流出。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料装置中出料口与水平端面夹角保持在30?60°之间
[0009]1、该装置采用磁力搅拌器,既能调节系统内部物料的温度,又可使物料混合过程均匀、平稳且操作便捷,同时,磁力搅拌子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耐绝缘、高润滑、不粘附的特点,对作为腐蚀性液体搅拌工具来说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0013]图中,I为电动机,2为气缸,3导流板,4为磁力搅拌子,5为出料装置,6为出料口,7为底座,8为旋转磁场发生器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如图1所示,一种实验室用高速混合机,由动力系统、搅拌系统和出料装置组成,其特征是,所述搅拌系统由导流板、磁力搅拌子、旋转磁场发生器组成,所述动力系统由电动机、气缸构成,所述出料装置由本体和出料口构成,所述导流板安装于锅体上部,其下端为锅体高度的2/3,所述磁力搅拌子安装在锅体下部,所述磁场发生器设置于锅体外部,与所述磁力搅拌子相连接,所述搅拌子由三个叶片组成,相邻叶片之间的夹角为120°,出料装置中出料口与水平端面夹角保持在30?60°之间,以保证物料的顺利流出。
[0016]物料通过进料口,辅料或添加剂通过辅料口进入混合机,电动机带动混合机轴旋转,磁力搅拌子在旋转磁场发生器的作用下,使物料一方面沿锅壁运动,又同时上下循环翻动,加上导流板近似流线型的表面结构,通过自动调节导流角度,使物料均匀混合,同时,热电偶装在导流板内,物料温度反映在温控表上,并用于自动放料,混合好的物料通过出料装置,从出料口将物料输出。
[0017]总之,本实用新型为专用于生产电缆料物料实验室用高速混合机,设计科学合理,易于操作,具有非常好的推广前景。
[0018]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一种实验室用高速混合机,由动力系统、搅拌系统和出料装置组成,其特征是,所述搅拌系统由导流板、磁力搅拌子、旋转磁场发生器组成,所述动力系统由电动机、气缸构成,所述出料装置由本体和出料口构成,所述导流板安装于锅体上部,所述磁力搅拌子安装在锅体下部,所述磁场发生器设置于锅体外部,与所述磁力搅拌子相连接,所述搅拌子由三个叶片组成,相邻叶片之间的夹角为120°,出料装置中出料口保证物料的顺利流出。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高速混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导流板位于距锅体顶端2/3处。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高速混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出料装置中出料口与水平端面夹角为30?60°。
【专利摘要】一种实验室用高速混合,由动力系统、搅拌系统和出料装置组成,其特征是,所述搅拌系统由导流板、磁力搅拌子、旋转磁场发生器组成,所述动力系统由电动机、气缸构成,所述出料装置由本体和出料口构成,所述导流板安装于锅体上部,其下端为锅体高度的2/3,所述磁力搅拌子安装在锅体下部,所述磁场发生器设置于锅体外部,与所述磁力搅拌子相连接,所述搅拌子由三个叶片组成,相邻叶片之间的夹角为120°,出料装置中出料口与水平端面夹角为30~60°,以保证物料的顺利流出。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